在石湖越堤
有一座造型奇特的桥
桥分三个岔口
通往三个不同方向
这种桥的形制十分罕见
也被称为“三岔桥”
这里原来是旧时新南新北二个村庄的交界处,隔河通向外路,文革时期,老百姓为了省钱、省地方,建了这个“三岔桥”,并取名为新桥。由于“三岔桥”本身就极具江南水乡特色,形状独特,和大运河一样是水乡人民人流、物流的具体载体,而今时代变迁,变成了一种聚集了老百姓的智慧和时代特色的文化符号,便被保留下来,很多市民游客喜欢到这里来拍照。
三岔桥在修造前,附近不是大片的湖水,就是大片的农田。村民想要去农田干活,都必须划着小船去,非常不便。后来,吴县桥梁队说要来这里造桥,可是普通的石桥无法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,在一番研究考察下,吴县桥梁队工程师绘出了三岔桥的图纸,三岔桥一面连通村上,一面通往渔家村、杏春桥方向,一面则连通村民们需要划船去的农田和一个渡口。
当时在修建三岔桥时,附近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,场面非常壮观。修造三岔桥的过程也可谓顺风顺水,一点差错没出便早早完工。由于三岔桥连通三面,当时方便了不少村民,三岔桥也成了当时的主要交通枢纽,每天三岔桥上都是人来人往。
“北有赵州安济桥,南有苏州三岔桥”,曾经造福于民的三岔桥。如今已成为石湖又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石湖的桥
苏州被称作园之城,水之乡、桥之都,自古小桥,流水、人家,就是最典型的苏州符号,江南的景点少不了桥的存在,周庄因为双桥而驰名,寒山寺因为’枫桥夜泊”而神秘。石湖滨湖景区就有38座桥,这些桥没有一座是同样的,可称作桥的博物馆。
江南的桥早已超越了过河的功能,造桥人在桥的形态上寄予充分的才智,发挥了它造景的作用,或柔美、或刚健、或精致、或质朴,千姿百态。
桥”已经成了人文的载体和文化节点,石湖的几十座新桥,等待着大家前来探秘,创造新的故事。